热门排行 |
最新排行 |
发布时间:2010年9月16日 新闻来源: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宣传服务部 阅读次数:5315
1.目前在中国,儿童麻疹死亡情况如何?
麻疹疫苗从1965 年开始使用,到现在已经使用了44 年,疫苗质量是有保证的。我国生物制品,尤其是疫苗,生产过程有着严格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比如,麻疹疫苗是用鸡胚细胞生产的,对鸡群有严格要求,不能有特定的病原体,使疫苗质量保证前移;对生产疫苗需要的毒株,要检查是不是有污染细菌和支原体,还要进行动物实验检测麻疹毒株是否有神经毒力。
国家也非常重视疫苗的质量控制,2006 年,我国将所有疫苗纳入了批签发管理,这也是国际惯例。卫生部和药监局制定了严格的监管措施确保疫苗质量安全,在疫苗出厂上市之前和进口时,药品检验机构对企业在提交批签发样品和资料时,对所有的资料和样品进行详细审核,包括生产企业、批号、储存条件等,符合要求的,才纳入批签发检验过程。检验时,一是对制品进行检验,二是对生产和检定记录进行严格审查,符合规定的,才能发给批签发合格证。
所谓非选择性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指对适龄人群中每个人都要在短时间内集中接种1 剂次麻疹疫苗,无论既往有无接种过麻疹疫苗,是否患过麻疹,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接种,这就是“非选择性的强化免疫”。非选择性,还包括无论本地、外地户口,本国、外籍儿童,按照居住地管理原则,需要在居住地接种疫苗。
麻疹之所以流行就是因为易感人群的积累。最重要的易感人群是既往未接种疫苗且未患过麻疹的人,既往接种过疫苗中少数因各种原因未产生免疫力(免疫不成功)的人群。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重点人群应是这两类人群。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强化免疫,以及推荐非选择性的强化免疫活动的原因有:第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非常廉价且快速的检测方法,能够帮助检测儿童体内到底有没有针对麻疹的免疫力。第二,大多数儿童通过麻疹疫苗常规接种会产生针对麻疹的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但是仍然会有少数儿童,还不能够产生针对麻疹的免疫力,如果给这样的儿童再次提供免疫的机会,就可以使其产生相应的免疫力。短期内更多的人接种疫苗,也能更好地建立免疫屏障,发挥疫苗接种的保护作用。
强化免疫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既往未接种过疫苗的儿童、或因个体差异等其他原因免疫不成功的儿童提供一次补种的机会,使这些儿童产生有效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在短期内对特定人群开展强化免疫可以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形成一个免疫屏障,有效阻断麻疹病毒传播。通过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等措施,我国已处于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
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实行“知情、同意、免费”的原则。实行“知情、同意”的原则与非选择性的强化免疫策略不矛盾。
所有疫苗接种必须“知情、同意”,不可能未经本人或监护人允许,而“强制”为受种者接种疫苗。
本次强化免疫为我国政府根据我国控制、消除麻疹需要而决定实施的群体性预防接种活动,疫苗和注射器经费由中央财政解决,宣传等工作经费和接种工作补助由地方政府承担,不向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按照卫生部的《2010 年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方案》,以居住地管理为原则,所有的适龄儿童无论是否外籍、无论是否本地户口,如果没有禁忌证,都应该接种一剂次麻疹疫苗。
本次强化免疫主要是我国政府为了保障人民健康,根据我国近年麻疹发病情况,结合国内外控制、消除麻疹经验,经国内外专家科学论证,卫生部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的。
首先,麻疹在我国属乙类传染病,是法定报告传染病。根据全国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数据,我们连续多年深入分析麻疹发病状况,结果显示我国报告麻疹发病数在2005年较前些年有所回升,2006、2007 和2008 年发病水平虽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麻疹报告发病率分别为7.6/10 万、8.3/10 万、9.9/10 万。2009 年全国麻疹发病大幅下降,发病率达到3.9/100 万,为历史最低水平。综合近10 年情况,麻疹在我国仍呈3~5 年一个发病高峰。另外,近年的监测结果显示以小年龄发病为主,15 岁以下发病儿童占发病总数的70%多;东部地区受流动人口影响,麻疹发病近年抬头严重。
其次,关于全国麻疹疫苗接种率和人群抗体水平情况,我国近年开展的全国12 月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及人群抗体水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和抗体水平都达不到阻断麻疹病毒传播至少95%的人群免疫水平。
再者,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是消除麻疹的主要策略,这已被国内外实践经验所证实。这是通过总结了近年我国和世界消除麻疹进展情况,而且从2004 年起首先在贵州开展了以强化免疫为主要策略的消除麻疹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只是受疫苗产量及国家财力限制,2009 年前,我国只能在重点地区(先后有27 个省份)不同程度开展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因时间不统一,人口流动大,相对削弱了强化免疫短期内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有效持久免疫屏障、全面提高人群免疫力的作用。今年以来,经多方努力,疫苗产能已得到保证,中央财政也安排了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所需的疫苗与注射器经费。
最后,从2009 年初以来,卫生部多次组织专家组论证研究全国统一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专家意见集中认为通过开展一次全国统一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是阻断麻疹病毒传播、消除麻疹疫情、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必由之路。
这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采取知情、同意、免费的政策,强化免疫不是强制免疫。
卫生部下发的《2010 年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方案》中明确规定了需强化免疫接种疫苗的目标人群,无论既往麻疹免疫史及患病史如何,凡无麻疹疫苗接种禁忌证的儿童,均接种1 剂次(0.5 毫升)麻疹疫苗。按居住地管理原则,不管孩子有无本地户口(包括外籍儿童),均应在现居住地接种。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于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籍适龄儿童在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也应接种1 剂次。麻疹是乙类传染病,根据消除麻疹的需要,卫生部决定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在中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都不例外,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
强化免疫是全世界普遍应用的一项策略,从国际上来看,世界各国为实现控制及消除麻疹的目标,在加强常规免疫的基础上,也开展了一系列强化免疫活动。各国决定开展强化免疫活动的时机,是根据本国的疫情情况、常规接种率情况、既往强化免疫开展情况、疫苗供应情况和财政能力来综合确定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美洲区的几乎所有国家都开展过强化免疫活动和每4 年进行1 次后续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并于2002 年成功实现消除麻疹目标。2000 年以来,全球有136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过强化免疫,非洲区开展次数最多,对控制非洲麻疹起到积极作用。为了维持或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巴西、俄罗斯等美洲区、欧洲区国家也大量开展强化免疫,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降低了当地和全球的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2008 年全球麻疹死亡较2000 年降低78%。
我国所在的西太区中的许多国家也通过开展强化免疫来实现消除麻疹,如菲律宾、越南、老挝、蒙古、马来西亚等。日本也从2008 年开始针对13 和18 岁儿童分年龄组分别开展强化免疫,持续5 年。2009 年麻疹发病数较2008 年下降了93%,目前麻疹发病维持在较低水平。
麻疹疫苗是由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制备的,而不是鸡胚培养制备的,麻疹疫苗中并不含有鸡蛋卵清蛋白成分,而鸡蛋过敏者主要是对卵清蛋白过敏,目前国内外学者均认为,鸡蛋过敏者不是麻疹疫苗的接种禁忌。
我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已剔除了旧版《药典》将鸡蛋过敏者作为麻疹疫苗的接种禁忌的说明。但根据卫生部2010 年第5 号公告和国家药监局2010 年第43 号公告,《药典》(2010 年版)自2010 年10 月1 日起才开始实施,即在此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完成之后才实施。所以,目前我国的麻疹疫苗说明书中仍将鸡蛋过敏列为接种禁忌。
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规定,两种注射剂型减毒活疫苗的接种,要么同时接种,要么间隔28 天以上接种。
卫生部《2010 年全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方案》中强调“强化免疫接种与最后1剂注射的减毒活疫苗间隔应在1 个月以上”,这是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提出的。
如果没有接种疫苗,没有针对麻疹的免疫力,感染麻疹病毒的风险就比较高,也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死亡,而且能够将麻疹病毒传染给其他人,造成更大的危害。
国家已制定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并针对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制定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预案,对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比如在一些集中的接种点,要求各地配备医务人员,大的接种点甚至要配备救护车,一旦出现比较严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能够及时进行规范的处置。
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相应传染病。通常疫苗只能预防相应的传染病。我国和国外还有一些联合疫苗,比如百白破联合疫苗,就含有三种成分的抗原,注射后可以预防三种传染病。
破伤风疫苗是用于预防破伤风的一种疫苗,其有效成分为破伤风类毒素。破伤风疫苗是通过对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破伤风类毒素进行脱毒、精制并加入佐剂后制成,不含有堕胎药成分。
妊娠期妇女不是破伤风疫苗接种的禁忌对象,妊娠期妇女接种破伤风疫苗主要是预防因不清洁接生而导致的产妇及新生儿破伤风。不清洁接生多发生在贫困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目前我国也不在育龄期妇女中接种破伤风疫苗,而主要是通过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推行新法接生来预防新生儿破伤风。但为了预防儿童感染破伤风,包括美、欧及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会在儿童中接种含破伤风类毒素的百白破三联疫苗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多次接种麻疹疫苗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如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再次接种时将被作为禁忌证,以后不再接种麻疹疫苗,再次接种时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会减少。我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也显示,在所有接种麻疹疫苗的人群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数随接种剂次增加而减少。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再次免疫会提高免疫成功率。虽然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远比患麻疹造成的危害小,还是建议给孩子接种麻疹疫苗。
高热惊厥不属于强化免疫麻疹疫苗的禁忌症,以前打过麻疹疫苗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按照本次强化免疫对象,您的孩子是可以接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