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广播电视栏目 >> 生命对话
提升健康素养 人人享有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08   信息来源: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广播电视栏目部 阅读次数:
字体: 【


央广乡村之声《生命对话》栏目

节目名称:《提升健康素养 人人享有健康》

播出日期:2024年1月7日

专家:李莉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监测与评估部 研究员

主持人:卢欣然 


节目内容:

【主持人 卢欣然】健康中国,我行动。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生命对话》,我是主持人欣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作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目标。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这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措施。那么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请到的是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监测与评估部研究员李莉,来和大家聊一聊健康素养的话题。李研究员,您好。

【李莉 研究员】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 卢欣然】先请李研究员给大家讲一讲健康素养指的是什么呢?

【李莉 研究员】它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这种能力。

【主持人 卢欣然】就是我能找得到这些和我相关的信息,另外我还能看得懂这些信息。

【李莉 研究员】光找得到、看得懂还不够,还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最后要落实到行动上,才能真正地改变自己的健康结局。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健康素养是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与人群的健康水平、预期寿命密切相关,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可以促进人们对卫生服务的利用,从而有效地降低社会成本,促进健康公平,同时它还能够显著地改善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结局。那为什么这么讲?主要是因为慢性病它往往需要终身服药或治疗,那这时候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健康素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主持人 卢欣然】那作为我们个体来说,我们一个居民应该如何从自身做起,努力提升自己的健康素养呢?

【李莉 研究员】提高健康素养,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作为居民个人来讲,首先要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关注自身健康,并通过积极行动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把健康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公民个人可以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参考进行学习,它涵盖了健康理念、健康常识、卫生习惯、健康生活方式、卫生服务利用、科学就医、安全急救等等健康知识与技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人的全生命周期,是个人为了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所必备的知识。这些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是由国家免费向居民提供的,居民个人可以通过政府部门、卫生健康专业机构的网站、微信、微博等官方平台,主动搜寻《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提升自身管理健康、维护健康的能力。

【主持人 卢欣然】李研究员,我们也知道为了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居民整体的健康素养水平,在2021年的时候,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就启动了“健康素养促进工程”,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项目都有哪些主要的内容?

【李莉 研究员】在2021年的12月23日,第十四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上,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启动了“健康素养促进工程”,主要是通过健康科普质量提升、健康教育规范和标准研究、适宜技术总结推广、专题科学研究、重点地区帮扶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推进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推动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

两年来,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每月开展卫生健康主题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健康的浓厚氛围。策划制作健康科普栏目,还有官方微信发布健康科普内容,向公众宣传普及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对于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以及脱贫地区、革命老区给予特别的技术支持与帮扶,提高当地健康促进的工作能力,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健康教育服务。中国健康教育中心还针对当前健康促进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开展科学研究,解决技术瓶颈问题,推动整体健康素养促进工作质量提高。最新的监测结果表明,2022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了27.78%,比2021年提高了2.38个百分点,这个监测结果也充分反映了社会各方健康促进工作的成效。

【主持人 卢欣然】健康素养在城乡其实是存在着一些不均衡的现象的,那么健康素养促进在这样的地区都会有哪些侧重呢?

【李莉 研究员】确实,我们国内外的研究结果都表明了健康素养与当地的经济水平和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国家在教育、医疗、信息、资源等方面也存在不均衡,导致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差距,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我们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农村、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作,持续加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脱贫地区的健康教育服务力度,将健康促进资源向农村、西部地区倾斜,促进农村、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一是加大优质健康科普作品供给,将面向全国征集的优秀科普作品,以多种形式和渠道向农村地区推广。二是以项目实施推动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例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门设立健康教育项目,支持各地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向辖区居民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健康讲座、个性化健康教育服务等。三是将健康促进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在2018到2020年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原国务院扶贫办开展了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重点推动健康教育进乡村、进家庭、进学校,帮助基层建设健康教育阵地,培养基层健康教育骨干力量。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又会同国家乡村振兴局启动脱贫地区健康促进行动,通过健康环境建设、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健康知识普及等多项举措,引导农村居民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从2018年的13.72%提高到2022年的23.78%,提升了11.0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超过了城市居民的9.5个百分点,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主持人 卢欣然】真的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好,听众朋友,今天我们非常感谢李研究员做客我们的节目当中,为大家带来了健康素养的相关知识。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每一个人也都要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时刻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好,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了,我们下周的同一时间再见。


【公益广告短片】

你知道吗?一个喷嚏大约含有三十万个细菌。

你知道吗?一双没有洗过的手上的细菌,可以多达几十万个。

你知道吗?共用餐具会增加多种疾病交叉感染的几率。

勤洗手、戴口罩,打喷嚏时掩住口鼻,用餐时使用公筷公勺,

你的每一个举动,都是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健康文明行为,从我做起。


责任编辑:罗健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2-06 17: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