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乡村之声《生命对话》栏目
节目名称:《大寒时节话养生》
播出日期:2025年1月19日
专家:何庆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 主任医师 教授
主持人:卢欣然
节目内容:
【主持人 卢欣然】健康中国,我行动。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生命对话》,我是主持人欣然。在今天节目当中,我们要首先和大家分享《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让我们共同提升健康素养,拥有健康生活。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第32条:科学健身,贵在坚持。健康成年人每周应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每周应进行2-3次抗阻训练。
【主持人 卢欣然】欢迎您收听今天的节目。大寒是一年当中最后一个节气,正值冬春交接,我们应该积极地调整好自己的身体,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做好准备,养精蓄锐。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请到了首批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的主任医师何庆勇教授,来和大家聊一聊大寒这个节气。何医生,您好!
【何庆勇 主任医师】你好,听众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 卢欣然】今天非常欢迎何医生做客我们节目。在节目开始也说了,现在正值大寒这个节气。大寒,顾名思义就是非常非常冷,那么为了维护我们身体的健康,在这么冷的时节应该注意些什么?
【何庆勇 主任医师】“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所以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首先,我们要重视防寒保暖。
【主持人 卢欣然】防寒保暖是重中之重,是吧?
【何庆勇 主任医师】是的。第一个就是要保护头颈部。“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多条阳经都在头面部进行交结汇集,是人阳气最旺盛的地方。所以,尤其是出门要做好头颈部的保护,比如说戴个帽子,戴个围巾,出汗之后要把汗擦干净,注意头颈部的保暖。第二点就是要保护腰背部,特别是脊柱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我们可以在室内将双手搓腰至发热,放在两个腰的腰骶部,中医叫肾俞穴的附近,就是腰骶部,反复地搓腰至发热。
【主持人 卢欣然】在冬天的时候,不仅要注意保暖,最好还能用手或者是其它的方式要把它温热了,是这样吗?
【何庆勇 主任医师】是的。第三个就是我们要保护脘腹部。背为阳,腹为阴。平时饮食不注重节制生冷或者体质上不慎让脘腹受凉,都会引起脘腹进凉风的感觉。
【主持人 卢欣然】您说的这个脘腹部大概指的是什么部位呢?
【何庆勇 主任医师】脘腹部主要是肚脐周围,包括肚脐上面,肚脐下面。我们要注意脘腹部的保暖,可以多穿一件背心保暖,还可以用带有艾叶成分的保温贴,隔着衣服贴在气海穴、关元穴、中脘穴、上脘穴、下脘穴这些发凉的位置,可以起到很好的驱寒、固气、温阳的作用。
【主持人 卢欣然】中脘穴,还有包括关元穴这些穴位,其实都在肚脐的四周,是这样吧?
【何庆勇 主任医师】是的。如果实在不清楚具体的部位,我们贴肚脐就行了。
【主持人 卢欣然】在冬天,我们穿一个背心,或者在肚脐附近贴一个暖贴,都是相当实用的保暖方法。
【何庆勇 主任医师】对的。
【主持人 卢欣然】在饮食方面,这么冷的天气我们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何庆勇 主任医师】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几道适宜大寒时节的养生食谱。一个是羊肉汤。羊肉具有温中补气、散寒止痛的作用,一碗羊肉汤可以滋阴养气,增强体质。另外,如果大便干的患者可以加点儿当归,就是《伤寒论》里面的当归生姜羊肉汤。
【主持人 卢欣然】当归生姜羊肉汤。
【何庆勇 主任医师】我们可以用去骨的羊肉500-750克,生姜50克,当归20克,生黄芪10克,胡椒5克,适量的盐。当归生姜羊肉汤在大寒季节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暖、温暖身体的作用。第二款就是红枣糯米粥。红枣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糯米具有温中补气、健脾养胃的功效。一碗红枣糯米粥可以温暖身心、补充能量。第三个是核桃仁炖梨。核桃仁具有补脑、健脑的作用,梨具有清热润肺的功效,核桃仁炖梨可以滋养身体,同时保护阳气。
【主持人 卢欣然】总的来说,在大寒这个时节,我们在饮食上是不是应该注意多吃一些滋补的东西,少吃一些生冷的东西?
【何庆勇 主任医师】是的。在大寒我们最好是以温补的食物为主。
【主持人 卢欣然】在冬天的时候,尤其是北方地区,比较干燥,如果是吃得比较多,会不会出现上火的情况?如果出现了上火又应该怎么办?
【何庆勇 主任医师】如果吃了较多性热的、容易上火的食物,实际上有一些可以润燥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可以用点儿麦冬,麦冬煮水喝。我们可以用点天花粉煮水喝都是可以的。
【主持人 卢欣然】在大寒时节,还有没有自我保健的方法可以推荐给大家?
【何庆勇 主任医师】有的。大寒时节,我们推荐两个穴位,每天可以按摩两次,每次5-10分钟。第一个穴位是足三里穴。中医认为足三里穴是长寿保健穴位,“肚腹三里留。”足三里在小腿的外侧,犊鼻穴下三寸。
【主持人 卢欣然】犊鼻是什么位置?
【何庆勇 主任医师】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外膝眼。膝盖有外膝眼、内膝眼,它在外膝眼下三寸。寸是指同身寸,是指本人的四个手指横向的一个距离。
【主持人 卢欣然】就是我们并拢除了拇指之外的四指这样的一个距离。
【何庆勇 主任医师】是的。
【主持人 卢欣然】您找到这个外侧的膝盖眼,往下3寸。然后,横着的。
【何庆勇 主任医师】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
【主持人 卢欣然】离小腿骨前侧一横指的距离,就是一个手指的宽度。
【何庆勇 主任医师】是的。
【主持人 卢欣然】然后,在这一块儿进行按压。如果您按到一个点,有酸胀的感觉,那这就是足三里这个穴位的位置了。
【何庆勇 主任医师】对的。我们可以用适量的力度按揉足三里穴,或者用艾灸悬灸此穴位。
【主持人 卢欣然】那么按摩足三里这个穴位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何庆勇 主任医师】足三里穴主要是管胃和腹部的疾病,比如说胃脘部不适,食欲减退、不想吃饭、腹部发凉、疼痛。第二个穴位是大椎穴。大椎穴位于颈后部,第七颈椎下凹陷处,就是大鼓包下面凹陷处。
【主持人 卢欣然】就是我们把头低下,然后顺着脖子的后侧往下摸,在颈部最突起的一个骨节,也就是刚才何医生所说的第七节颈椎,那么在它的下面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凹陷处,这就是大椎穴的位置。
【何庆勇 主任医师】是的。大椎穴具有益气温阳的作用。受寒后可以艾灸大椎穴10-15分钟,平时也可以把手搓热了,按揉此穴位,能够起到散寒温阳的作用。
【主持人 卢欣然】我还看到一些偏方,说如果受了凉,受了寒之后,可以用吹风机的热风吹大椎穴,您觉得这种方法可行吗?
【何庆勇 主任医师】要注意温度不能太高,免得烫伤。
【主持人 卢欣然】也就是说还是起到一些作用的。
【何庆勇 主任医师】可以的。最好是用艾叶、艾条来灸这个大椎穴。
【主持人 卢欣然】何医生,您是心血管科的医师,那么冬天也是老年人心血管病的一个高发季节,有没有应对的方法呢?
【何庆勇 主任医师】冬天,尤其是大寒时节,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们一定要注意保暖,穿暖和一点儿,出门戴个帽子,戴个围巾。我们刚才推荐的大椎穴、足三里穴灸一灸是能够起到预防、保健作用的。第二点就是注意情绪的平稳,运动也要适度。同时,平时要注意监测血压,必要时到医院就医。
【主持人 卢欣然】好,听众朋友,今天我们非常感谢何医生做客节目当中,为大家带来了大寒节气科学养生的相关知识。那么在这样的时节,天气还是非常寒冷,人体也容易受到低温的影响。因此,大家要重视科学地养生,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平稳健康地度过寒冬,迎接温暖的春天。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下周的同一时间我们再见!
责任编辑: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