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广播电视栏目 >> 生命对话
夏至已至 养生有方
发布时间:2025-06-21   信息来源: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广播电视栏目部 阅读次数:
字体: 【



央广乡村之声《生命对话》栏目

节目名称:《夏至已至 养生有方》

播出日期:2025年6月22日

专家:滕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老年科 副主任医师

主持人:卢欣然

节目内容:

【主持人 卢欣然】健康中国,我行动。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生命对话》,我是主持人欣然。在今天节目当中,我们要首先和大家分享《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让我们共同提升健康素养,拥有健康生活。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第53条:关注健康信息,能够正确获取、理解、甄别、应用健康信息。


【主持人 卢欣然】欢迎您收听今天的节目。夏日的热烈气息愈发浓郁了,我们也迎来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夏至。在这样的一个节气,人体与自然环境都有着独特的变化,了解并且顺应这些变化,对于我们的养生和健康都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为大家邀请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老年科的副主任医师滕菲,来和大家聊一聊夏至时节的养生奥秘。滕医生,您好!

【滕菲 副主任医师】您好!听众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 卢欣然】今天非常欢迎滕医生做客我们的节目。刚才也说到了夏至这个节气已经到了,我们养生主要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滕菲 副主任医师】进入夏至,此时暑气渐盛,《黄帝内经》上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这个时候,人体的阳气往往是外浮的,心火是容易旺盛的,表现出来就是人容易觉得心浮气躁,有的时候会容易烦躁,容易失眠,睡得浅,做梦比较多,养生需要注意养心护阳,健脾祛湿。起居调节也是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目前是阳盛阴衰、阳盛于外的一个变化特点,所以我们养生也要顺应这个规律。

【主持人 卢欣然】咱们下面来详细地来说一说。首先,民以食为天,

那么在饮食方面我们应该多吃点儿什么,少吃点儿什么来顺应这个时节?

【滕菲 副主任医师】有以下几点可以稍作注意。第一,可以适当地多吃一点清火的食物。因为夏季毕竟还是阳气比较盛,然后我们人也是阳盛于外的特点,所以,可以吃一些比如冬瓜、黄瓜、苦瓜、莲子、百合,都可以帮助我们清热解暑。第二,可以增加一点儿酸味的食物,比如乌梅、山楂、柠檬,可以收敛汗液,保护津液。因为夏天皮毛腠理是开泄的,出汗会比较多,所以,我们适当地可以吃一点儿酸性的食物。酸梅汤其实是解暑比较好的饮品,如果不是脾胃特别虚寒,或者说时常有胃酸发作的,其实大家都可以适当喝一点儿酸梅汤。第三,夏天湿气会比较重,湿气困于脾胃,人会出现什么症状呢?疲乏、懒言、不愿动,身上觉得困倦、沉重、不清爽,大便也有可能会黏腻,口中有可能也会有这种黏腻的感觉。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吃一些祛湿健脾的食物,比如红豆、薏米、山药,茯苓,这些食材可以拿养生壶去煮来喝水也行,或者我们也可以煮粥或者煲汤。同时,湿气比较重的话建议少吃生冷、甜腻的食物。因为夏天确实比较热,都比较喜欢冷饮、冰棍儿,但是,往往这些东西进食过度会损伤脾胃的阳气,会导致湿气停留在身体里,反而更不容易出去。所以,我们喝水的时候可以喝一些常温的或者温开水,或者是代茶饮,比如可以用西洋参3片,加上麦冬5克,加五味子3克,然后沸水冲泡代茶,既能养阴,同时可以补气、益气、生津,效果也是不错的。喝水建议是要少量多次,不要大口咕咚咕咚,喝得太急,每次可以喝100~150毫升左右。

【主持人 卢欣然】夏天白天也是会变得比以前长一些,那么在睡眠作息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滕菲 副主任医师】首先,无论哪个季节,我们都是要顺应这个节气应有的特点。夏三月,《黄帝内经》说是夜卧早起。所以,清晨咱们不宜睡得太晚,还是建议大家6~7点钟起床,然后适当地活动,可以帮助阳气的生发。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个午间的小憩,心经当令的时间是中午的11~13点,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小睡15~30分钟,可以缓解疲劳。

【主持人 卢欣然】这个小睡还是建议大家不要时间过长,是吧?

【滕菲 副主任医师】是的。

【主持人 卢欣然】刚才,腾医生也说了,早上起来可以适当地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有助于生发阳气。那么在这个时节做运动还需要做出一些什么样的调整?

【滕菲 副主任医师】第一,运动应该以温和为主,不要剧烈过度地运动,否则的话,咱们出了大汗之后,会损伤津液,会导致津液过度地泄出。我们推荐晨起可以慢跑,打一打八段锦、太极拳,身体微微出汗就可以了。第二,做运动的时候一定要避开高温的时间段,咱们在上午10点前或者下午4点后运动是比较合理的,不要在中午阳气最盛的时候,暴晒去运动的话是容易中暑的。运动完之后是要需要及时补水,可以用一些常温的淡茶或者白开水做补充。

【主持人 卢欣然】刚才节目一开始介绍夏至这个节气的特点的时候,滕医生就说夏天会容易出现心浮气躁的情况。气温逐渐升高,有的时候,一热,情绪确实是有点儿急躁,有什么应对的方法?

【滕菲 副主任医师】有的。夏季对应五脏里面的心,所以,心火过盛可能就会出现情绪波动或者是失眠的情况。我们这边建议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比如听听轻音乐,练习一下书法。第二,可以睡前静坐5分钟,然后可以练习一下冥想或者深呼吸,去平复心绪,也会帮助我们更快地进入到一个比较深度的睡眠当中。第三,有一个穴位叫内关穴。这个穴位很好找,掌心向上,先找到腕横纹,然后向上两寸,就是跟三个横指的宽度是差不多的,然后在两条肌腱之间的凹陷处,就是该穴位,可以轻轻地揉按内关穴。

【主持人 卢欣然】我稍微比划了一下,还是比较容易就能够找到的。怎么来按压这个内关穴?需要按多久?

【滕菲 副主任医师】用拇指的指腹,比较轻柔,不用太过于使劲,按在这个穴位上面,顺时针揉,大概在50次左右就可以了,可以缓解心烦和失眠的症状。

【主持人 卢欣然】一说到夏天的养生,大家一定会想到三伏贴。

【滕菲 副主任医师】针对不同的疾病,其实三伏贴分一些类型。咱们一般说的三伏贴是针对肺型的疾病,就是肺系疾病一般用三伏贴会比较多。推荐的人群包括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的呼吸道疾病,或者有肺气不足的表现,或者是有虚寒的情况,都可以利用三伏贴来进行冬病夏治的治疗。

【主持人 卢欣然】刚才也说到了冬病夏治,那么夏天是不是还有一些什么其它的养生方法,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滕菲 副主任医师】体质比较虚寒的朋友,比如像常年手脚冰凉,包括像脾胃的虚寒,吃凉东西,或者吃水果就容易拉肚子的病人,我们可以利用夏天这种阳气比较好的自然状态,对自己进行一个调理。比如,我们可以适当地做一做艾灸,适当地做一做中药或者温水的泡浴,都是可以恢复我们身体阳气的。

【主持人 卢欣然】比在冬天做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

【滕菲 副主任医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主持人 卢欣然】好的,听众朋友,今天我们非常感谢滕医生做客我们节目当中,为大家带来了夏至时节科学养生的知识。希望大家都能够按照自己的体质和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夏季。好,今天的《生命对话》节目就到这里了,主持人欣然代表节目编审赵阳子、制片人邱晨阳感谢各位听众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编辑:怀马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6-23 15: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