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乡村之声《生命对话》栏目
节目名称:《世界急救日 一起学起来》
播出日期:2025年9月7日
专家:刘珵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 副主任
主持人:卢欣然
节目内容:
【主持人 卢欣然】健康中国,我行动。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生命对话》,我是主持人欣然。在今天节目当中,我们要首先和大家分享《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让我们共同提升健康素养,拥有健康生活。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第64条:发生建筑火灾时,拨打火警电话119,会自救逃生。
【主持人 卢欣然】欢迎您收听今天的节目。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是世界急救日。面对生活当中各种的突发情况,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才能在关键的时刻挽救生命。今天,我们就为大家邀请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的副主任刘珵,来和大家聊一聊急救的话题。刘主任,您好!
【刘珵 副主任】主持人好!各位听众好!
【主持人 卢欣然】一说到急救,我相信大家第一想到的一定是心肺复苏。请问刘主任,应该如何正确地实施心肺复苏呢?
【刘珵 副主任】首先要说明一点,并不是所有的急救的场景都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比如癫痫发作、低血糖晕倒等都是不需要的。心肺复苏只是针对各种原因造成的呼吸、心跳骤停的濒死患者的一个紧急措施。在施行之前先要做一个评估,如果你发现突然有人倒地,首先要确认环境是安全的。如果周围环境不安全,一定先要把患者就近转移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再开始施救。然后,你要先拍患者的双肩,呼喊他来判断患者的意识情况。如果患者没有反应的话,就立即让周围的人拨打急救电话,寻找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然后,你要把自己的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鼻,感受患者呼吸的情况。如果没有呼吸,或是听到的是像叹息一样的不正常的呼吸,不要迟疑,就立即开始做胸外按压。开始胸外按压的时候,要让患者在硬质的地面上保持平卧的姿势,你跪在患者的一侧,去掉患者过多的衣服,两手上下重叠,双臂伸直,肘关节一定要夹紧,放在下面的这个手的掌根要放在患者乳头连线的中点,用上身的力量垂直按压患者的胸骨,让它下陷5~6厘米,按压的速度要保持在100~120次/分钟,这个速度还是很快的。【主持人 卢欣然】差不多一秒钟就要按两次,而且是要下陷5~6厘米,一定要按到位,对吧?
【刘珵 副主任】是的,这个是非常关键的。按压30次以后,要检查一下患者的口腔里面是不是有异物,比如说呕吐物等,要把它取出来。然后,再用一只手按在患者的额头,另外一只手将患者的下巴向上抬起,这样就能开放患者的气道了。气道开放以后,如果你没有设备,那就要进行口对口的人工通气,左手捏住患者的鼻翼,同时,用自己的嘴罩住患者的嘴,向内吹气两次,每次大约一秒钟,吹气的时候要看到患者的胸廓隆起才说明这个气进去了。每次吹气结束之后,要放开患者的口鼻。三十次的胸外按压和两次人工的呼吸是一组,每次做完五组,要再次评估一下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的情况,如果不行的话还要再继续做。如果一旦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被取来了,就要立即按照提示来进行除颤的操作,它有提示音,非常方便,你仔细听,怎么说你怎么做就可以。
【主持人 卢欣然】还有一些其它的紧急情况,比如遇到周围人因为食物,或者小朋友因为小玩具这些异物卡到喉咙里出现窒息,这种情况应该如何来施救?
【刘珵 副主任】气道梗阻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并不是那么罕见,这种情况是非常危急的。如果气道没有完全被堵死的时候,患者通常是可以发出一些声音的,这时候要鼓励他用力咳嗽,不要用手去抠他的嗓子,这样的话有可能会把异物向内推得更深。但是,如果气道被完全堵死了,患者是没有办法发声的,他通常有一个特殊的姿势,就是用手掐住自己的脖子,表情非常痛苦,面色发青,但是意识是清醒的,这时候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且采取下面的方法进行施救。如果患者是一个成年人或者儿童,施救者要站在患者的身后,前腿弓后腿蹬的姿势站稳,让患者靠在你的弓起的这个腿上面,让患者保持身体尽量前倾、弯腰低头的姿势。然后,施救者环抱患者的腹部,一个手握拳,将拳眼顶在患者的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另外一手包住这个拳头,快速地向内上的这个方向冲击,反复快速地冲击,直到异物排出。但是,对于一岁以下的婴儿这么做是不合适的。要先用前臂托住婴儿的躯干,手掌托住头部和颈部,把他固定住,保持婴儿是脸朝下,头低脚高的姿势。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的两肩胛骨中间的区域快速用力地拍打五次。如果五次拍击了以后,异物还没有排出,就立即翻转婴儿,让他仰卧在施救者的另一个前臂上面,头还是保持略低的姿势,用手固定好他的头部和颈部,用食指和中指两个指头在婴儿乳头连线中点正下方,垂直向下按压5次,如此这样循环,直到异物排出。
【主持人 卢欣然】如果是自己出现了这种卡住喉咙,身边又没有其他人帮助,我们应该如何来自救?
【刘珵 副主任】找到一个椅子或者是一个桌角,让它顶住我们肚脐上方两横指这个位置,快速地利用桌子角或者椅子来顶自己的这个地方也是可以的。
【主持人 卢欣然】可以在急救中心或者医院学习一下,如果出现这种紧急情况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刘珵 副主任】是的。
【主持人 卢欣然】现在,气温还是比较高的,也是蛇类比较频繁活动的季节,容易发生被蛇咬伤,这种情况应该如何紧急处理?
【刘珵 副主任】如果你在野外被蛇咬伤了,第一,不要惊慌,保证自己安全,尽可能地记住蛇的长相,拿手机拍个照片更好,这样便于后面医生的救治。
【主持人 卢欣然】因为不同的蛇的毒素是不一样的,是吗?
【刘珵 副主任】对。蛇的种类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是无毒的,有些是有毒的,有毒的蛇又分成不同的毒素的类型,比如说细胞毒、血液毒等,对应的是不同的抗蛇毒血清。所以,第一是要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拍张照片。然后,不要惊慌,不要乱跑,摁住被咬的地方,找到水源,比如说矿泉水,冲洗伤口。同时,赶快拨打急救的电话,第一时间送到医院。就医的途中,患肢有手表、戒指、手镯等,要把它取下来,防止到时候肿胀以后会进一步阻碍血流,想取也取不下来了。
【主持人 卢欣然】比起事后的救治,其实预防被蛇咬是更加关键的。那么,在蛇类比较活跃的季节,有没有一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来降低这种风险呢?
【刘珵 副主任】如果我们去野外去旅游,尤其是蛇出没比较多的地区,要做好自身的防护。首先,要避开蛇容易出没的时间,一般是早上或者傍晚。而且,我们要尽可能地穿长裤、长筒的靴子,如果是风险非常高的地方,拿一个木棍,打草惊蛇,要小心一些。
【主持人 卢欣然】好的,听众朋友,今天我们非常感谢刘主任做客我们节目,为大家带来了急救的相关知识。急救,其实不仅需要见义勇为的勇气,更加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希望大家都能够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急救知识,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好,今天的《生命对话》节目就到这里了,主持人欣然代表节目编审赵阳子、制片人邱晨阳感谢各位听众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编辑:怀马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