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北村90%的村民参与农业生产,是典型的农村社区。目前全村居民 3158 人,其中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 630 人, 占比约 19.9%,60-69岁低龄老年人 410 人,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 180 人。
十几年前,喂北村居民收入主要靠传统粮食生产,家庭收入低。老年人无法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没有经济收入,老年人只能依靠子女养老,成为沉重的家庭负担,普遍存在价值感缺失、生活压力大、家庭矛盾多、幸福感不强等问题。近年来,喂北村始终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塑造敬老爱老优良村风作为社区治理重点,把帮助农村老年人保持健康体魄、增加劳动收入、积极参与社会作为重要举措,持续提升老年 人的幸福感、获得感、价值感。
一、搭建公益就业平台,提升老年群众获得感
近年来,河南省把发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增加农 民收入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2019 年底,喂北村抓住省市县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的良好机遇,争取支持政策,采取“运营商+村集体+农户 ”的乡村运营模式,以喂北高效农业示范园为依托,引进社会资本,种植反季节草莓和鲜食玉米等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公益适老岗。征地初期,部分老年人认为土地耕种了一辈子,失去土地就失去了保障和依靠,不愿意流转。喂北村借鉴国有建设用地流转做法,决定采取“村动员+组平整+企业经营+村民受聘 ”模式,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年人,逐户上门动员,讲政策,讲好处、讲前景,获得村民的普遍认可和支持。草莓园建成后,群众不但获得了租金,30多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还获得公益岗位,月收入2000元以上。喂北村还成立了“ 劳务办 ”,积极与开发区针织企业等公司对接,主动为村内老年人推荐联系合适的工作岗位。截至 2024 年 4 月,喂北村90%以上的 60-69 岁老年人实现了就近就业。这种自我养老、互助养老的“ 自养 秩序 ”模式,减轻了家庭和社会抚养负担,持续有效地发挥了社会“稳定器 ”的功能。
老年人在草莓经济园上岗就业
二、搭建参与社区治理平台,提升老年人的认同感
农村社区居民居住地相对固定,居民间交流多,乡情亲 情浓,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有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也往往能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独特作用。喂北村积极搭建“五 老乡贤说理堂 ”“老年志愿协会 ”等平台,鼓励老年人参与 社区治理,实现自我价值。
一是成立“五老乡贤说理堂 ”,化解矛盾纠纷。喂北村“五老乡贤说理堂 ”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 老能人 ”组成,共有 30 名成员,1 名主话事人,2 名副话事人,他们见识多、素养高、有威望、明辨是非能力强,参与社区治理积极主动,协调矛盾纠纷效果好。2020年,喂北村主干街道进行立面改造,美化绿化,需拆除道路两侧的私搭乱建违章建筑。有的村民对此抵触情绪较大,村、组干部多次上门动员,效果不佳,甚至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村民与村委的矛盾对立。为解决这一问题,喂北村邀请“五老乡贤说理堂 ”协助做好群众工作。“五老乡贤说理堂 ”成员不仅带头率先拆掉自家门前的棚子、旱厕,积极动员亲朋好友支持村委工作,还挨家挨户上门做大家的思想工作,掰着手指算利弊。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村民们纷纷自觉完成违章建筑拆除、杂物清理工作,喂北村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一场美丽蝶变,街道整洁、焕然一新。
二是成立老年协会,鼓励参与公益活动。喂北村大力支持老年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协助成立了老年协会,老年协会 又成立了巾帼志愿队、安全协管队、村庄“美容队 ”、社火表演队等志愿服务队,主动承担起村里的环境卫生、冬季村庄巡逻、文体宣传活动等事务,经常开展家庭和美、社会公德、民族团结、破除迷信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据统计,老年 协会每年组织开展治安巡逻、巡河、村庄清洁、社火表演等各类公益活动 100 余次。
除成立“五老乡贤说理堂 ”和老年协会外,喂北村还把 18 个村民组编成 18 个网格,每个网格建立一个党小组,定期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组建“老年群众建言堂 ”,专门征集老年人意见建议,在村规民约中明确村民代表中老年代表占比要达到 30%以上,引导老年人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决策和治理,做好村庄“ 主理人 ”,真正做到治理为了群众、治理依靠群众。2023年老年村民代表提出合理建议 19 条,全部得到落实,得到村民广泛好评。
五老乡贤说理堂调解矛盾纠纷
三、搭建崇尚孝亲敬老活动平台,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喂北村坚持村委带头, 积极开展各类敬老爱老活动,用丰富的文化活动推动形成孝 亲敬老的良好村风。
一是广泛开展“反哺 ”助老活动。为营造敬老爱老村风, 喂北村召集村民大会表决,决定每年拿出30%左右集体经济收入(约 18 万元)用于助老活动,用集体经济收入“反哺 ”老年人。在重阳节、 中秋节、冬至日等节日举办“ 同吃一碗 饺、亲如一家人 ”活动,提供场地、食材、炊具,邀请 60 岁以上老年人一起包饺子庆节日;出资购买老年人慢性病常 用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公益义诊时免费提供给需要的老年人;为社区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等提供物资经费支持。截至2024 年 4 月,“反哺 ”资金已支持开展与老年人息息相关的公益活动 260 余次,帮助困难老人 36 人次,解决涉老民生问题 25 个。
同吃一碗饺、亲如一家人
二是积极开展敬老评选宣传活动。积极组织参加洛阳市、偃师区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组织秧歌队为获奖的老年人家庭举办隆重挂牌颁奖仪式并给予资金奖励。开展“乡村光荣榜 ”评选,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儿女等孝老敬亲楷模,在活动广场、村民服务中心等场所制作宣传版面,广泛宣传他们的事迹。 以重阳节、“敬老月 ”等为契机,开展以“传承敬老家风,建设和美家庭 ”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加大对“敬老文明号 ”和“敬老爱老助老 ”等模范人物的宣传和对子女的感恩教育,引导子女们更加尊重和关心自己的父母,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和关爱。
三是大力开展志愿助老活动。针对社区独居、空巢、失能、计划生育家庭等重点老年人普遍存在的日常生活照护和 看病就医困难,喂北村号召热心群众组建了一支敬老助老志愿服务队,主动为老年人开展上门打扫卫生、烹制一餐、义 务理发等活动,每年志愿服务 500 余人次。
四是组织开展健老活动。依托村民自乐组织“饭后健步队 ”成立老年人健康分队,每天定点开展“八段锦 ”“太极拳 ”等老年健康活动,营造全民健身主动健康的热烈氛围。积极对接“洛医家 ”医养服务平台,通过“ 线上+线下 ”下单方式,为老年人提供菜单式居家医养结合服务。邀请专业人员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开展健康指导,帮助老年人通过运动锻炼和中医自我健康小妙招缓解颈肩腰腿疼痛等问题, 持续提升老年人主动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近年来,我们村两委在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征途中,始终坚持两个理念:一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 干,千方百计把村集体经济搞上去,让村民特别是老年人安享幸福;二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 幸福美满的晚年 ’的嘱托,想方设法把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继承好、发扬好,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决不让一名老年人掉队 ”。喂北村支部书记自豪地说。喂北村村两委认真履行“五级书记抓养老 ”工作责任,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有益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兴业致富与赓续传承文化的新路子,把贫穷落后的小农村变成了老年人乐享银龄生活的大家园。
喂北村老人乐享重阳节
编辑:怀马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