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焦作市聚焦基层健康治理大课题,从打通服务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的小切口入手,激活公共卫生委员会动能,创新开展“健康进万家”公益服务行动,通过党建引领、多元联动、需求采集、精准服务、场景宣教,形成公共健康服务和家庭健康管理双轮驱动的基层健康治理模式,推动基层健康服务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探索基层健康治理的“焦作解法”。
一、党建引领强根基,构建协同治理新体系
(一)坚持党建引领,高位谋划推动。面对爱国卫生体制机制转变,焦作市全面落实党的领导,依托市委市政府党建高质量工作机制,将基层社会健康治理重点任务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清单,整合市县职能部门力量,分阶段谋划并逐月推进,推动责任主体从“被动落实”向“主动作为”转变,以党委领导、党建引领保障工作高质量完成。
(二)聚焦民生痛点,精准把脉施策。问需于民,通过暗访、调研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收集群众健康诉求220余条,整理归纳为健康服务“大水漫灌”、城乡健康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不实信息传播泛滥导致群众健康误区较多等6个方面问题,并建立民情民意清单,纳入年度工作要点扎实推进,进一步将民生痛点转化为工作重点。问计基层,组织召开县乡村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座谈会,开展基层走访座谈2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5000余份,梳理提炼出实施健康服务“精准滴灌”、下沉专业健康资源、采用“健康夜话”等方式开展场景化宣教等10余条建议,用实践经验为基层健康治理开出良方,确保决策科学务实。
(三)队伍建设赋能,部门联动聚力。围绕慢性病防控、膳食营养、应急医疗救护等开展多轮次专业培训,培养市级爱国卫生科普专家30余人,建立4支市级、11支县级健康科普小分队,建立“小分队包县+专家驻点”联动机制,实现专业资源下沉全覆盖。汇聚卫健、民政、体育、人社等15个市直部门力量,推进县、乡、村三级联动,进一步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能,实现健康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二、创新“1+3+N”机制,激活健康服务新动能
(一)激活“1”个核心。通过建立“需求采集—精准服务—效果评估”工作闭环,进一步发挥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的核心领导和统筹调度作用,将健康服务嵌入基层治理末梢。
(二)依托“3”类群体。党员、网格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摸排群众健康需求、参与健康科普;家庭医生团队、村医凭借专业技能,精准提供个性化服务;社会志愿者、部门力量全程跟进,提供贴心关怀,共同投入基层健康治理提升行动。
(三)培育“N”个健康明白人。通过培育家庭健康“明白人”,做到“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进一步辐射周边人群转变生活方式,做好健康管理,激发群众自主健康管理意识,使更多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益。
三、精准施策惠民生,谱写健康生活新篇章
(一)长效机制筑牢健康环境根基。结合焦作市美好城市建设清洁家园行动及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动员群众每周开展家庭大扫除,组织基层每月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治理,市爱卫中心每季度专题研判环境卫生难题,今年以来共组织环境卫生集中整治210余次,清理垃圾10.7万吨,协调环境卫生难题260余个。创新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科普宣传、卫生清洁、安全培训、集中消杀、药械赠送、亮点打造等“六个一”公益服务活动,集中组织现场公益活动70余次、安装新能源灭蚊灯150余个,人居环境更加健康宜居。
(二)精准滴灌提升健康服务效能。分类管理。结合慢性病防控的关键需求,精准锁定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严重精神障碍、慢阻肺等疾病的重点人群,通过进行红、黄、蓝三色健康风险人群分类标记、分级管理,形成可视化健康服务图谱。精准施策。家庭医生团队按图索骥,定期上门为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健康服务,截至2025年6月,义诊受益群众4.7万余人次,专家讲座惠及11.1万余人次,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问效于民。采取回访问答、过程检测、动态管理等形式,建立以公共卫生委员会为主导、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反馈评价机制,让健康服务工作更实、效能更精准。
(三)靶向培育赋能健康人群发展。根据健康服务图谱,市县两级健康“小分队”、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联合入户,针对性开展干预指导,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培育“家庭健康明白人”,提升家庭健康管理能力。4月以来,全市共在40余个村(社区)开展“健康进万家”公益服务行动,组织入户场景化宣教3500余次,培育健康明白人4600余名。
(四)融合宣教引领健康文化风尚。围绕“一月一主题,一季度两专题”开展线上科普宣传,制作“太极拳”“拍八虚”等养生保健视频,共发布宣传信息、健康科普知识等210余篇,累计受益人群超6.5万人次。针对不同的慢性病防控,精心设计“哪吒喊话健康由我不由天”健康宣传冰箱贴、老年人起床“三部曲”床头贴等宣传物品,变“单向资料发放”为“沉浸式健康体验”,营造全方位健康氛围;拓宽宣传场景,将宣传阵地由公园广场延伸至村、社区一线及居民家中,利用晚饭后空闲时间组织村民开展“健康夜话”等形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以新颖有趣的形式把健康宣教触角延伸至社区、村头、家庭,确保群众基础健康知识抬眼可见、触手可及、伸手可得。
(河南省焦作市爱国卫生促进中心供稿)
编辑:怀马凤